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師德師風建設的精神基因
海淀敬德書院經典誦讀與中華文化精神研討會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實習生 陳玲)旨在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師德師風建設豐富精神基因的 “經典誦讀與中華文化精神”學術研討會28日在北京海淀區敬德書院舉行。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海淀區相關負責人以及北京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海淀區、延慶區和雄安新區等地部分中小學校長共聚一堂,展開研討。
結合敬德書院開展師資培訓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際,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任友群司長說,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培養高尚師德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今天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豐富營養和精神基因。如何鍛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引路人隊伍,是我們當前師資培訓的重點。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必須把以德修身、立德樹人放在首位。
在研討會上,海淀區張若冰副區長認為:“在文化傳承同時,我們要牢固樹立‘首善、*’理念,在教育教學中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在教育變革方面堅持創新,積極發揮骨干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突出其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海淀區域發展定位,以首善標準推進教育現代化?!?/p>
當天的學術研討會上,敬德書院還舉行了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獎頒獎儀式,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北太平莊學區管理中心等34家單位的干部、教師獲獎。此外,中華詩詞研究院、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國學教育學院等4家機構成為書院新的合作伙伴,助力敬德書院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解決學校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產生高水平的、具有實踐指導意義與操作價值的學術研究成果,推動教師培訓成果的教學實踐轉化。
據悉,敬德書院成了5年來,全面開設讀經、研修、會講、學術和游學課程,截至目前已培訓教師3萬余人次。按照計劃,今后的書院課程內容設置,將引入更加科學的規劃和設計,使之與時俱進,更加適合廣大中小學及教師的學習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務學校、服務教師。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